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

体验 - 茶馆

 那彭镇是一个被规划成为景区的步行街,是老镇改造翻新成现在的一个景点。车子是停放在大概半公里外的一处空旷地方的停车场。在停车场那边上了干净的厕所,就走路过去从另一个路口进去步行街。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先开始午餐,在一家路边的饭馆。艳玲师姐兴致勃勃的叫了好多当地的菜,我看了一下招牌菜,就发现不好啦,全都是猪蹄、牛肉之类的东西。我说我们都素食哦,不吃肉,而且紫娟师姐都不能吃辣的。


艳玲师姐一个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直呼“坏了坏了”,赶紧去换菜,全部都换成素菜,而且表情都好像很痛苦和为难呢。话虽如此,端上来的菜是很好吃的,可能都是新鲜摘的当地当季菜,只是我们常在马来西亚吃的红苋菜,在成都那里炒出来的菜汁是非常鲜红的,不一样。而过后一天的上厕所大小便,都会有那红色呢,非常“厉害”。


满足的吃好了午餐,我们就开始在步行街那走走。路口有一位农民伯伯在卖自家炒的茶,茶叶外观是不怎么样起眼美观吸引。紫娟师姐趋步前去看了看茶叶,然后艳玲师姐在一旁拉一拉就说先去走走,过后会去茶馆喝茶,要向农民伯伯要了一点样品待会试喝。

虽然那里不热,但晒。整个地区都非常有特色,很多老旧的店铺民宅改装变成茶馆或贩卖东西。就前面是老门面,里面却别有一番风味,或者可以说,别有洞天。每一家茶馆,都会装修成自己的特色,可以吸引人招揽生意,也可以圆梦圆理想。不少地方还在修整,估计整个步行街弄好后,不失为一个非常有特色韵味的郊外小景点。

走走看看就看到有位艺术家设计的茶馆,那布置,那品味,我看了看都很喜欢。当然,我们只是参观看看。再当然,要喝茶的价格也不是很亲民啦,毕竟都是那么有格调品味的布置和环境了。

走走看看,我娘有在一家店看到刺绣的扇子,就想买送给阿姨们的手信。店长说,这个是他手工绣的,就难得有人喜欢,就便宜卖,原本是一把50,现在是三把100吧,随便挑。

比起路边卖的刺绣扇子一把十多二十的,细节看看当然有差别。但要这个价格,如果是机器绣的又太贵了,如果是手工的,就差别很大了,毕竟一针一线这样把景物绣出来,非常不容易。一针一绣,花的是大量的时间和眼力啊。

买了三把刺绣扇子,艳玲师姐转头一声和我说,那些都是机器绣的,买贵了。但我怎么看,都觉得好看,成品和路边看到的有差别。可能那不信任感已经根深蒂固,举凡看到的都要砍价喊价一番吧。

我们接着就去找了那家已有百年历史,被称为观音阁的老茶馆喝茶去。老茶馆的得名,来源于民间神话,相传因茶馆里供奉的观音菩萨保佑而得以在百年前的一场大火中幸存。

青砖加木质结构的老茶馆斑驳破旧,木柱木梁灰青小瓦,脱落的石灰墙中可见原先打底的竹篱。正中屋檐处一扇天窗和两头的进门处能透进些许自然光线,使屋里显得较为昏暗。茶馆的地面保持着原先的硬土,久而久之已经坑坑点点形成错落不平的纹理。

老板戴着耳机在煮水,怀旧里藏着一丝时尚。我们找了个位子坐下来,艳玲师姐带了瓜子、枇杷和一点吃的,也带了前几天她去茶展买的茶来喝。一个人喝茶是十块钱,可以一直加热水,我拿着不怎么顺手的盖碗杯泡茶,和自己带来的茶盏喝茶。

看周围环境,很多人当地人和游客来闲聊喝茶,挺自在写意的生活。我们喝了农民伯伯的茶,一入口是苦涩的,但后来的回甘也不错。但比起艳玲师姐带来的好茶,一下子就分高下啦,茶气、口感和香气,都容易被大家接受。

就这样,紫娟师姐决定了舍弃不买农民伯伯的茶叶,艳玲师姐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现实嘛,事实嘛。在那喝茶得差不多后,我们就要启程回成都了。艳玲师姐还想这边、那边看看,但我一开始已经说好了,约见的人和事要两点回到香园,她才作罢。走过街口时,紫娟师姐头低低的不敢看农民伯伯,快步走了出去。唉,也不晓得,蹲在路旁的农民伯伯的茶卖得好不好。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