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体验 - 超重

 我和阿飞在那里聊聊近况,没多久就差不多时间,外面要出发去机场了。紫娟师姐和我娘去书轩逛逛的发现新大陆,原来雪隆那里的书轩卖东西的售价,是比槟城这边较为便宜的。据说是有大护法为了推广和流通,有护持补贴了一些。就这样,我们走出静思堂去拿行李,阿飞执意要送我们到MRT站,还有提一袋燕窝产品来送我娘,奈何是需要手提,那有液体是带不上飞机而作罢。

从甲洞那里坐MRT到布城,是一段非常遥远的距离,42KM,但车资只要RM 4.80。充值了touch n go刷了票进去,车也到了,车厢空荡荡的没什么人。经过了31个站,绕过了许多我当年读大学时经过的地方还有住处附近,事过境迁,物是人非,有些人事物也只能剩下回忆与感慨。那时住的地方算是刚开发的新市镇,现在已经很多设施,人口什么也很多了,发展到有些都不认得了。

抵达布城总汇站,要爬上走下的换乘ERL到机场去。马来西亚的公共交通最大的诟病就是换乘衔接时的不方便,和没有一致性,要另外购票或得出入不同的闸门。还好,买票去机场是简单方便的。原本单程从KL Sentral到 KLIA的是要RM 55,这个这样的换乘从布城到机场只需 RM 9.40.

三个站就抵达了KLIA2,辨别方向,我们就可以去入闸了,因为我已经提前办理登机。在进入安检前的入口,那里大排长龙,很多人都未克进入被挡下,因为旅客的行李需要逐一的称重和检查手提行李的大小。

我之前已经有听闻亚航严格执行这个条例,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去,结果我就被拦下了,说只能一个手提包,总重量不能超过七公斤。我们仨,超出大概五六公斤,所以不能通过,得加购额外的手提才可以。

无奈,只能赶紧去一旁处理这事。我娘一直在嘀咕,都是那三包杏仁粉添重。三包也才1.5公斤。我背包那边的三盒泡面应该不到一公斤,还有一本书本也没有一公斤吧?上网站一看了要多买七公斤的手提行李需要额外付RM 80。眼下没得选择,就买吧。

还好有换了部新手机,操作比较流畅,只是截面不晓得哪里去把付款好了的新单下载。要再进入,结果又。。。说只能手提一个和小背包,不能三个,要我把三个包塞进变成两个包。这个是LPPL的做法,我就马上在闸口守卫面前塞进另一个包包,这样就给过关了。走过几步,我又把两个包变三个包了。

通过电门安检,经过自动海关,还是很多人不晓得怎么使用这个“先进”的设施,那些操作或探测不到护照,或指模不清楚,或奇奇怪怪的原因而不能通关。经过了就得赶紧去登机闸口,顺便找看地方把那带来的食物-泡面给处理了。

整个KLIA2,我竟然找不到可以有热水的饮水机。而在登机口那里仅有的三台,两台是烧水已经没办法出烧水,那赞助品牌的出水口很不方便,积水流到满地都是,一群大妈(这个是马来西亚的)在那边争先恐后的抢水装水,因为在过安检的时候已经喝完或倒掉了。她们还不依序排队,随意插队。我们就别说人家中国大妈低素质时常制造麻烦,我们马来西亚的大妈也不逞多让。

在那里赶紧弄了泡面才登机,时间差不多了。我娘和师姐都不习惯吃泡面,勉强吃了面就要排队登机了。我没有订购飞机上的餐饮。整理一下已经装进肚子的面和面包,那些手提包包又减轻一些负担,行动方便一些。登机时大妈一样争先恐后,奇怪,明明就已经安排好座位的,何必争?

这个飞成都的用了空巴A330中宽体机,没想到竟然满座啊,可见要去成都的人还真不少。上去找到位子坐好,行李放好,就等候飞机出发起飞了。好不容易大家都坐好,让那些老人家系好安全带,飞机就要起飞啦。飞行时间不长(大概三小时50分钟),就是整个起飞降落程序,又多了额外的半个多小时。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体验 - 出发

 吃的,穿的,用的,要提前准备,尤其有带老人出门,原本我觉得不需要麻烦准备的东西,也变得需要多一份用心去考虑。支付宝提前充值多一些数额,因为中国那边大部分的付款都是无现金付款的,也在ewallet那里充值预留了一笔钱,以备不时之需。

出门前是盛大庄严的浴佛,然后隔天早上的行程是8.00从大山脚坐火车到吉隆坡,然后傍晚的时候才KLIA2直飞成都。安排了出发的交通,邻居载我们去火车站,也安排了抵达吉隆坡后的半日行程,接着就静待一切美好的旅程发生。

抵达火车站,等待师姐紫娟师姐的抵达。好不容易她在火车抵达前十分钟才到火车站,非常惊险。火车准点出发,我时而看书,时而小睡,时而看风景。

这期间也和牟滔老师和艳玲师姐协调联系好隔天的行程,就是早上先跟艳玲师姐到城外老茶馆去走走,然后下午两点才去文殊院香园见牟滔老师炒茶,因为被告知傍晚时分在香园有一场茶会可以参与。

反复确认时间和安排行程,要确保艳玲师姐守时,她的“良好记录”,常因为太热情而错过时间的经历,我不敢再领教。就这样乘搭平稳舒适的火车,四个小时后我们就抵达吉隆坡了。

KL Sentral很大,我也迷失了方向。刚病好的阿飞已经提前抵达等候了,要找寻等候的出口也不容易。还好,问一问人,找一找地标,没多久就找到了。才在康复痊愈中的阿飞,一阵子没见,虽然还是老样子,隐约可以发现他也是苍老了,瘦了,白发也多了。


他是在我们出发前的晚上才确认身体可以负荷并可以出来见面的。我们上车前往甲洞静思堂参与浴佛,经研究后发现可以从甲洞那里直接乘搭MRT到Putrajaya站转换ERL到机场,非常方便。

卫塞节那天的甲洞静思堂热闹非凡,来参访的人络绎不绝。那里有举办流水式的浴佛,还有开放提供免费的素食斋饭给来参与的大德吃,现场也有各类素食产品的小摊子,我在那里遇到了炳瀚人参的万姐在那里推荐人参粉。

紫娟师姐第一次到甲洞静思堂,处处都感到新奇。我们先入内然后到斋堂那里吃了午斋,好不容易找到了位子,也各自排队领取了丰富美味的斋饭,是素G饭。


一顿饱食美味的素食,走走逛逛看看,也沿着法华坡道走上庄严的讲经堂,那边有办流水式的浴佛。志工告知,那要排队进入浴佛的下一个场次,还要等到两点甚至两点半。

我大概估算了时间,应该是来不及了。就在外面虔诚问讯礼佛,然后和阿飞坐在讲经堂外面那感受现场虔诚庄严气氛,紫娟师姐和我娘则到处走走看看,然后去书轩参观。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体验 - 解封

 尝试联系当地导游旅行团和确认配套,她说刚好赶上了优惠价格,一个人三天两夜九寨沟黄龙配套,原本的1800促销一人1280,这还包括来回的高铁票、住宿、交通、景点门票和几餐的餐饮。我自己大概计算了,其实也差不多需要这样的费用,若要自己安排还挺麻烦的,因为区域辽阔偏远,所以就大概确认了下来。

没想到在讨论行程时转发给我娘和师姐看,就在付款一人预定行程后,竟然发生了我被微信的安全机制怀疑我是电子诈骗集团,而暂时冻结了我的微信户口。我尝试要解冻,若要找符合的条件的微信账号,也挺挑战的;需要活跃、有银行绑定微信的、限制帮忙解冻次数。。。一连试了四五位,都不能成功帮我的微信解冻,所以只能等。

在等待解冻期间也在预定住宿和编排行程,转换了好几家住宿和地点,到后来也基本确认下来住宿,是住之前入住的【如家】。后来预定后才发现,原来当地有很多间【如家】,我预定的【如家】不是去年十一月入住的【如家商旅】,两家【如家】距离有相差了大概八百米,算是离开文殊院比较远,也主打比较廉价性价比的策略。

我把所有的攻略、行程、槟城到KL的火车票。。。什么都准备好了,唯有那个微信还在痴痴的等解冻。看网上的讯息一般说是两个星期会解冻,结果。。。拖到六个星期还没有解冻,期间有发讯息Email给腾讯,但都没有答复和行动。

后来实在忍不住了,用我娘的微信,联系了当地导游、还有几位成都当地的朋友再次确认行程和安排。过后在出发前的一星期,机缘巧合下,在生日那天遇到了绿雪芽的喻老师,提起了微信被封这事,结果用她的账户帮我确认和解冻,竟然一次通过,成功解封!



要出发去成都的前两个星期,我们其实还有一个短暂几天的新加坡之旅到那里去找表弟,也是非常难得的一次与叔叔婶婶们的出门。新加坡的繁华依旧,井然有序依旧,只是都没什么特别的景点还是旅游,算是有去过就好了。

去了新加坡才发现我的华为手机版本旧了,电池不太给力,相机前后都镜面刮花了,拍照不好看。加上本地银行进行保安升级,需要的Android版本也相应提高,所以我的华为手机算是被淘汰了,毕竟也使用了七八年了,是勉强还可以用,只是旧了而已。

凯年也面对同样的问题,手机版本旧了,需要换手机才能继续使用一些软件。在5.5大促销时经凯年的怂恿和鼓动,和我之前已经研究了型号并锁定了想要买的机型,趁着5.5优惠时就赶紧买了。

没想到隔天就收到手机了,结果还需要在短短几天内转移手机和启动各个付款软件。。。这个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要逐一去设定,确保所有银行和其他apps可以使用,其实也挺费神的,尤其是银行的验证与开通。还好,赶得及在出门前完成。

2025年7月9日星期三

体验 - 规划

 一直以来,我娘就很想去日本旅游,但每次说要前往时,总是有事故发生,比如地震、天灾还是病乱。眼看2025年应该可以去日本了,至少都是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要狠心果断的报名去日本旅游团了,也约得叔叔婶婶的同行。确切时间,还有旅游区域,经过比对行程和价格后,我选择了比较有口碑的本地旅游团,七八天,一人大概要八千多。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加上日本突然的流感爆发和艺人大S感染去世,还有不时出现的日本外海有突发大地震的风险预言。。。衡量再三后,2025年的这个日本之旅就这样无疾而终。

一个偶然的机缘,成都的艳玲师姐邀约过去成都走走,我就随口问了我娘要不要去成都?没想到她说想去。就这样一句,想去,我就开始了着手安排和规划行程,从天数、日期、行程编排、参观景点等等。。。都即刻投入启动。有许多的变动,因为要看成都那边的天气,也要看这里的活动安排。

好不容易敲定在五月中的出发,得狠下心来买机票。这期间,有问了茶痴师姐 - 紫娟师姐要不要同行,因为我会安排去体验采茶、炒茶、制茶、买茶等等。当然,紫娟师姐也是马上答应同行了。

计算日期在出发的五月下段,得知是清明前后的头采后算是比较迟了,可能去到成都已经没有茶青可以制茶了,牟滔老师告知得尽量提早提早提早,但还有我们这里有既定的节目 – 浴佛,再三考虑了我还是别想溜开,免得后来面对许多“关怀”,唯有选择在浴佛过后一天出发,也就是卫塞节的那一天。


上网去搜索了机票,选择最合适与最舒服的途径,毕竟要带我娘出门,还是不好太折腾操劳。看了看,最好的是分开购买来回的机票,而最好的时段是乘搭Air Asia。

我在准备购买机票时,回程是成都飞吉隆坡然后转飞槟城,出发的是吉隆坡直飞成都,这边才信用卡付款,马上那边朋友传来讯息,四川航空宣布五月开始直飞槟城,首航是四月29日。

我一阵昏眩,怎么那么刚好?看了一下,出发的机票已经确认和付款,但回程的购票因网路不给力,迟迟不能跳转到付款确认的页面,所以可以暂时不买票,静看四川航空的直飞价格。等了大概一天,确认没有买到回程机票,可惜已经买到的出发票,也不能取消。查了一下,其实四川航空从槟城直飞成都是半夜一点起飞,这样的时间其实不是那么友善啦。

比对价格,和研究如何海外购票,就买了回程的直飞机票。性价比其实要比亚航还便宜,因为这个四川航空有包含托运行李费用(手提和托运23公斤),机上餐饮和简单的娱乐系统。是的,亚航是没有包含食物、行李(只允许手提7公斤),如果要加购的话,是很贵的说。只是四川航空的页面还不怎么完善,要选购素食餐饮似乎没有地方做选择。

付款买了回程的机票,剩下的就得着手安排行程,和想要去哪里参观游玩。难得出门一次,尽量要把各个主要和精华行程规划好,也要把住宿也确认下来。想要去九寨沟、黄龙游玩,也想去乐山、峨眉山走走,还有几天在成都周边的体验道地的生活,和赶上了去郊外果园采摘当季水果的季节。就依着这样的编排,看了许多攻略,感觉去九寨沟和黄龙的需要找当地的旅行团会比较容易,也在阅读的时候看到推荐的导游。

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

代沟

 今年六月,就是我大学毕业后步入职场20年了。回想起那时的青涩和年轻气盛,没想到一眨眼就白了少年头,路人小弟小妹走过也很自然的叫“uncle”了。一晃眼,时间就溜走了。

那天,我被邀请去和慈青做分享。想起自己算是老慈青的学长级别,算了一下,加入成为慈青也有23年了。问了在场的慈青,原来大部分都还没有到23岁。。。天啊,那是多么大的年龄鸿沟啊。想一下,我加入慈青时,他们还没有成形出生呢,现在竟然要我这个老人家来和大家做分享。

以前刚大学毕业入职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的年轻的不能用啦,都不能吃苦,不好学,敲一下动一步,也厉害应嘴。。。薪水要多多但东西这个不会那个不要做。。。都不像我们当年怎样怎样,老板骂到哭还要熬夜完成做工。。。那时的我虽然不服气更不明白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但心中也会想,你们那一套管理思维过时了啦。

然后,也开始有八五后、九零后、九五后的新人加入职场。从种种不同的年代,就算差个五年的,也有不一样的想法,思维和处事方式,更有明显的款可以分辨出来。那时心中不时都会升起那个想法,“现在的年轻的不能用啦,都不能吃苦,不好学,敲一下动一步,也厉害应嘴。。。薪水要多多但东西这个不会那个不要做。。。都不像我们当年怎样怎样。。。”

九零后踏入职场的,基本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经济衰退和经济风暴,所以对那时我们恐惧的97年经济衰退,2008年的杠杆泡沫,13年的.com风暴,都无感,东家不打打西家,跳槽换高薪,自由伸缩的弹性工作时间,老板下属对等的关系。。。都衡量一家公司能不能呆下去的标准。

来到零零后,我就真的投降了,沟通不了,根本就是家里有金山银山,不是来工作,反而像是来打发时间过日子的。看样子就像我们当时的大学生还是中学生那样而已。加上自小被保护过头,生活比较富裕,所以都不会了解什么是竞争,什么叫刻苦,什么叫耐劳。

回到跟零五后的慈青小朋友做分享的故事。原本预定的时间我提早抵达,发现还有人还没有到场。然后有不穿制服的,或根本就不在状况的,或不晓得来做什么的,当然也有看起来比较正常的,只是不多。拖延了一点时间主持人把场面炒热,然后才介绍我这位老人家出来做分享。出席之前我也准备了许多资料,课题和盘算了要如何接近靠近小朋友,我觉得应该是要把他们都当作“大人”来看待。我以为这样就容易切入和融入。

把圈子围小,坐得靠近一点,希望比较亲切,但原来心与心的距离 依然那么遥远。就是那种你以为身近在咫尺,没想到心却相隔天涯。对于分享,问话,交流与互动,冷场,完全没有反应,或答非所问。一脸迷蒙,双眼空洞,或在嬉戏玩闹。。。真的让我打开了视野。

赶紧切换话题,虽然之前已经有想过要怎样做分享,但现场不买单不给力,要尽快切换到合适的风格与主题。还好,原来小朋友是想听故事,对于那些已经思索好的脉络、重点、方向,全部都不是他们要听的。那画面像不像坐在摇椅里围着一群小朋友来听阿公说当年?我最后只能以差不多相关故事里,做一点总结,尽量不偏离想要传达的讯息而已。不简单,我又结实的给自己上了一课。

~~~~~~~~~~~~~~~~~~~~~~~~~~~~~~~~~~~~~~~~~~~~~~~~~~~~~~~~~~~~~~~~~~~~~~~~~~~

昨天,我项目团队里的一位小鲜肉,27岁生日。之前就已经有看到他总是独来独往,午餐一个人吃,没有什么朋友同事随行。加上从别人那里听到了许多负面的评价,比如被动,不积极,内向,做东西没交待。。。偶然的一天,知道了他的生日,我就约了他,说庆祝一下,吃一顿饭这样。

我打趣的问,今天生日,怎样庆祝呀?他直白的答复,没庆祝,就只有你约我。虽然答复也大概在预料之中,但还是感到有点悲哀,怎么来工作那么久了,没有找到同好还是聊得来的朋友吗?

平时下班后都做什么呀?“看戏,玩手机游戏。”然后?“没有了。”这个真是单调的生活。我就找我“丰富”和“精彩”的故事来和他分享了。现在的人可能都喜欢听故事吧,果然听得津津有味。他是来自中上家庭的小儿,衣食生活无忧,但内心可能已经不懂得也不会和人做交流链接了。

鼓励了他,在年轻的时候,总要在有能力的范围之内,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我给我了很多我的疯狂事迹,虽然当时是狼狈、是疯狂、是生气、还是好笑,但如今想起来,都是一幅幅足以骄傲的画面,可以分享的事情。

我说,不好把一生人的三万天,活成一天。虽然不至于每一天都不一样,但总要有对自己的人生,有点交待吧。万一那一天的到来,也有一点画面可以回顾嘛。听得他点点头,开始心动。我分享了旅游遇到的各种事情,虽然不是每一个都是美好,但肯定都是精彩的回忆。最后他说,他想开始plan一下,年底自己去曼谷还是清迈游玩吧。

我想,我可以做的,就是这样吧。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没有任何想法、方向。我能做的,碰到有缘的,又愿意听的,就分享自己,给点方向和自己面对过的教训,至于小朋友们自己未来的路要如何走,该怎么走,要走去哪里,那也只有靠他们自己的业力和因缘了。

我这老人家能做的,就是这样多而已。。。不然我就变成怪叔叔了,带小朋友去看金鱼。

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

溯源 - 相送

 我想,现在绝大部分的国家区域都是陷入这样的局面,就是拼命的努力,但收获越来越少,忙变成茫,也变成盲了。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富人一顿饭,穷人半年粮的情况时有发生。问题是那个安心与知足常乐,至少对我,是没有太多的焦虑。

但对于一些地方,连生活都非常竞争,而收益非常少,寅吃卯粮的时候,就会焦虑与不安了。现在毕竟是笑贫不笑娼,可能一句话“是你不够努力”,“是我命生得好”,就打翻了许多了敬业乐业的苦干生活的劳动阶级了。

一路这样聊着谈着,非常舒服,也可以感觉到尹总的不容易,据说他的工作时间是非常长的,每天都要有十二小时工作,所以也没有时间去运动,去培养兴趣,更不会说有什么嗜好还是娱乐。我听了就心底觉得,我目前的生活与心境,是不是太幸运了一些?至少生活无忧,温饱无忧,还有时间去做喜欢的事,运动、喜好、做志工等等。还是一直都乐天知命,也开始淡泊名利了吧,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简单生活,心中富有吧。

抵达了香园,直达尘芦三楼,那是六天的学习都一直没有踏足的地方,原来有各种不同设计风格的包间,典雅格调,不错。在那边大家围了了两桌,大人物一桌,小跟班一桌;大人物谈正事,小跟班看食物选套餐,最后全部都是丹丹师姐付钱。

原来这个套餐也不便宜啊,一套要120元,但对于槟城来访客,打折优惠变八十。听着大人物们在谈理念,说方向,讲建设,无不都是让在一旁竖起耳朵窃听的我叹为观止。这个就是所谓的上流饭局,大事情都是在饭局搞定的。有幸在那里旁听,也是一种学习。

大概两点这样,我也差不多得回去饭店准备要出发去机场。走着出去和诚宣学长那里聊聊,顺便在路边档口买了十条“十八籽”来当手信,需要挑选,一条才十块钱。

然后就回到饭店了,整理一下行李,韩大夫也跟着回来,一阵寒暄抱抱,他一直相送,从饭店送到门口,到巷口,到街口,到地铁入口。。。真挚表现的十八相送啊,太感动了。

就这样,摇摇晃晃的乘搭着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捷运,抵达了成都天府机场。眼看时间还早,我就独个儿机场到处走走,然后安检入闸,就开启了漫长的回家旅程。成都飞厦门要三个小时,候机转机十六个小时,再四个小时回到槟城,那时已经是11月30日晚上的事了。

回顾这十天的学习,扣除了四天的路程,真正学习和体验的是那结实的六天半,六天在香园,半天在三星堆。这个不虚此行,幸好有把握住的学习之旅,让我回忆与获益匪浅。

2025年3月14日星期五

溯源 - 内卷

 那里有一条长廊,从底楼直达远处的二楼,是可以散步和看景色的地方,很特别。看着那池塘,又是另一番滋味,尤其可以看到有一座建筑其实是低于水平面的,凹进去的一个圆形,更是非常的有特色。接着走到了后面的市集和市场区,虽然对设计师来说,这个满是问题,但对我们而言,非常特别舒服和人性化。设计师的视角和产品创始人看的东西果然不一样。

那边有一座桥,桥的命名原本推敲很久,还是没有找到合适满意的名字。后来随意的把助理的名字,玉竹,放上去,下次再讨论。没想到在建设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那助理的名字刻上去了,变成那座桥的命名;玉竹桥,有趣有趣。而我对那突然出现的厕所,还有非常隐秘的地方掩饰非常赞叹,进去上厕所时,更是对出温水的水喉非常的惊喜。这是多么用心的规划和设计啊。

走了不同不同的区域,师伯对各个的设计和概念也非常的契合,一直在那边指东话西的,叫我们看这边那边,一边听着设计师讲解他的概念理念。看来即将开始盖的Batu Kawan园区,或多或少都会融入这边的许多概念与元素了。过后出来了,就打算要赶回文殊院那里去了。这次打算叫三部车子分头行事,最后到文殊院的香园集合。我有幸和设计师同坐,可以聊很多。

设计师的名字很特别,姓尹,名字有一个懿,中间一个字不会读,所以是尹x懿,今年才四十岁,非常年轻,但会做到这样的地位和阶级,不容易啊,旗下有两百多位设计师,负责不同的建设细节,包括每走多少步会有厕所,要设计成楼梯阶还是斜坡?如何透光?如何借景。。。都有专业的考虑。太不容易了。而在对谈的时候也说了现在中国的情况,都是左一句【卷】,右一句【内卷】。

内卷(involution)原本是一个学术名词,指的是一种文化模式在达到某种最终形态后,无法稳定下来或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在现代网络语境中,内卷被用来形容同行之间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竞相付出更多努力,导致个体的“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在拼命努力,但收获却越来越少。

卷是内卷的简化版,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例如,学生之间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不断加大学习时间和强度,职场中员工为了升职加薪而不断加班等。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教育和职场,还扩展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