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飞在那里聊聊近况,没多久就差不多时间,外面要出发去机场了。紫娟师姐和我娘去书轩逛逛的发现新大陆,原来雪隆那里的书轩卖东西的售价,是比槟城这边较为便宜的。据说是有大护法为了推广和流通,有护持补贴了一些。就这样,我们走出静思堂去拿行李,阿飞执意要送我们到MRT站,还有提一袋燕窝产品来送我娘,奈何是需要手提,那有液体是带不上飞机而作罢。
从甲洞那里坐MRT到布城,是一段非常遥远的距离,42KM,但车资只要RM 4.80。充值了touch n go刷了票进去,车也到了,车厢空荡荡的没什么人。经过了31个站,绕过了许多我当年读大学时经过的地方还有住处附近,事过境迁,物是人非,有些人事物也只能剩下回忆与感慨。那时住的地方算是刚开发的新市镇,现在已经很多设施,人口什么也很多了,发展到有些都不认得了。
抵达布城总汇站,要爬上走下的换乘ERL到机场去。马来西亚的公共交通最大的诟病就是换乘衔接时的不方便,和没有一致性,要另外购票或得出入不同的闸门。还好,买票去机场是简单方便的。原本单程从KL Sentral到 KLIA的是要RM 55,这个这样的换乘从布城到机场只需 RM 9.40.
三个站就抵达了KLIA2,辨别方向,我们就可以去入闸了,因为我已经提前办理登机。在进入安检前的入口,那里大排长龙,很多人都未克进入被挡下,因为旅客的行李需要逐一的称重和检查手提行李的大小。
我之前已经有听闻亚航严格执行这个条例,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去,结果我就被拦下了,说只能一个手提包,总重量不能超过七公斤。我们仨,超出大概五六公斤,所以不能通过,得加购额外的手提才可以。
无奈,只能赶紧去一旁处理这事。我娘一直在嘀咕,都是那三包杏仁粉添重。三包也才1.5公斤。我背包那边的三盒泡面应该不到一公斤,还有一本书本也没有一公斤吧?上网站一看了要多买七公斤的手提行李需要额外付RM 80。眼下没得选择,就买吧。
还好有换了部新手机,操作比较流畅,只是截面不晓得哪里去把付款好了的新单下载。要再进入,结果又。。。说只能手提一个和小背包,不能三个,要我把三个包塞进变成两个包。这个是LPPL的做法,我就马上在闸口守卫面前塞进另一个包包,这样就给过关了。走过几步,我又把两个包变三个包了。
通过电门安检,经过自动海关,还是很多人不晓得怎么使用这个“先进”的设施,那些操作或探测不到护照,或指模不清楚,或奇奇怪怪的原因而不能通关。经过了就得赶紧去登机闸口,顺便找看地方把那带来的食物-泡面给处理了。
整个KLIA2,我竟然找不到可以有热水的饮水机。而在登机口那里仅有的三台,两台是烧水已经没办法出烧水,那赞助品牌的出水口很不方便,积水流到满地都是,一群大妈(这个是马来西亚的)在那边争先恐后的抢水装水,因为在过安检的时候已经喝完或倒掉了。她们还不依序排队,随意插队。我们就别说人家中国大妈低素质时常制造麻烦,我们马来西亚的大妈也不逞多让。
在那里赶紧弄了泡面才登机,时间差不多了。我娘和师姐都不习惯吃泡面,勉强吃了面就要排队登机了。我没有订购飞机上的餐饮。整理一下已经装进肚子的面和面包,那些手提包包又减轻一些负担,行动方便一些。登机时大妈一样争先恐后,奇怪,明明就已经安排好座位的,何必争?
这个飞成都的用了空巴A330中宽体机,没想到竟然满座啊,可见要去成都的人还真不少。上去找到位子坐好,行李放好,就等候飞机出发起飞了。好不容易大家都坐好,让那些老人家系好安全带,飞机就要起飞啦。飞行时间不长(大概三小时50分钟),就是整个起飞降落程序,又多了额外的半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