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星期二

出游

20 – 11 – 2009
写于槟城机场 出发前


开始萌起要去这个地方走走看看,是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和中学朋友见面时聊起的时候。她刚从阿布达比回来走走。她是请了自己的无薪假,然后飞到那里去陪伴他的男人,其飞去那里的一切开销与其一年工作的薪水已经由丈夫公司预付了。这公司的福利真不错。

聊着天,听她说着那里的情况,然后就邀约我如果有机会,要不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乘着年尾前她还在那里的时候,我们去至少有个住宿的地方也不错。原本就打算出去透透气的我,那时候就心痒痒了要去那里看看。

想想,那个在沙漠中发展迅速的奇迹,全部的建设都靠石油撑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有朋友在那里的机缘,我应该会选择去其他地方走走吧,毕竟那里不是我的梦想国度。这样好的机会应该把握,心中盘算着之前频密出差时累积下来的飞行哩数应该还足够兑换去那里的机票,所以就开始行动了。

自从在2007年中买了房子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去游玩了。这次,是搬了新房子后的第一次出游,意义非凡。想想那段偿还两间房子的房贷和装修房子的日子,还有去深造读书的压力与世界经济的崩溃,让我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到底在那段经济吃紧、战战兢兢的日子是如何撑过来的?

如今,搬去新房子也已经快一年了,经济的压力也已经渐渐可以应付与舒缓,深造读书进入了“云淡风轻”的时候了。当然由于世界经济渐渐复苏,我在工作那里也在被裁员边缘晋级荣升到打杂至尊的阶级。我的脚又开始痒了。在还没有多余闲钱的情况下,就决定了要要出去走走啦,我也真可谓勇气十足!

话说回来,我现在对一个人去走走或与一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会感到比较自在。这次的旅伴,是曾经在法国读书了八年的朋友,他在那段时间到处留情流浪,所以应该可以算是位旅者而不是游客。德祥在欧洲周游列国,背包旅游经验丰富,我应该可以向他好好学习。由于那段时间忙碌于课业,一切行程计划与安排,我都交给他与身在阿布达比的朋友安排,我甭去操心。

在出发日还得赶工作到六点才可以回家。现在踏抵机场,提着以前常出差时用的行李箱,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往出门南征北伐、东奔西跑的出差日子。只是如今少了压力,多了悠闲,在没有什么工作负担的情况下抵达了机场,看着同样的布置与亲切的登机服务,很回味。只是,景色依然在,物是人已非。

处理登机证时出了点问题,但由于曾经坐拥航空金卡会员的身份,让一切都无风无浪的处理妥当了。走过同样的通道等待登机,一切是多么的熟悉与熟练。真的感恩之前有机会一直出差的日子啊。

航班延误,等着登机时,乘机写下出发前的心情,是为记录,是为见证。。。

2010年1月9日星期六

王者


不明白歌词,看来看去,读来读去都抓不到意境。但是天籁之音,虚空飘渺,丝毫没变。。。

天后归来,王者复出,惊艳四方!

幽兰操
(去听听吧)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猗兰操

  《幽兰操》又名《猗兰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把孔子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兰的身上寄托了自已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一首优美的兰诗,也是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曲,历史上和者甚多。

  韩愈亦仿而作之,其《猗兰操》序云:“孔子伤不逢时作。”

  韩 愈《猗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首先看题目《猗兰操》,一"操"字,边道出兰花的操守.

从诗歌来看,第一句分明是在说,兰花貌美有香气,

第二句说不采摘兰花,对兰花的高洁本身也没有损伤,意指自己虽然不被重用,遭到谗诟,却也心怀坦荡.

第三句说今日之变故,我是没有做错事,也无须介怀,

第四句说自己长久游离在外,可能是被放逐,也可能是在寻找能懂自己的人,

第五句说他找得很辛苦,找了很长时间,

第六句说,等等,这句的伤我想本是伤心意,但在这里咳解释为后悔,着句就是说如果为人君主的不能明辨是非,那我宁愿怀才不遇,

七八两句是比的手法,意在表明心志和操守,等待着圣明的君主让自己有施展抱负,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机会.

  韩愈亦仿而作之,其《猗兰操》序云:“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诗同情孔子生不逢时,寄情兰芳,却又比孔子豁达旷逸:“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这就显得坚强刚毅。紧接着联系自已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情况,在这“雪霜贸贸”之中,但见荠麦正萌发始生,一派生机。

荠与麦都是秋冬生长,至夏结实。这种上结阴而返,由阳而长的精神给了韩愈以极大鼓舞,他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样,迎贸贸雪霜而萌发。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现君子高尚操守的时候和地方。

2010年1月8日星期五

脚车

自小都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脚车,一直都在梦想中。脚车除了可以锻炼身体外,也很环保,都用自己的体力去驱使前进,快慢皆宜。


那天,家里停泊了一辆别人的脚车,他因为要减肥,所以买了部脚车。可是我们都看好那架脚车迟早会变成我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哈哈,他自己也不否认。

运动,是长期抗战的事情,鸡粪热度的心态,是容易让人懈怠,也容易让人放弃。


有了脚车,那天就骑了去和朋友早餐,然后又骑去拿东西给人。全部的行程超过十五公里。呵呵,只是一个早上的路程,都已经超过了脚车主人两个礼拜的累积路程了。



环保新生活 证严法师开示

骑脚踏车对身体健康多多,人人都有本具的潜能、体力,应该多加运用,若不用就等于废掉了,实在太可惜。大自然提供我们生活充足的资源,假如人人都能用感恩心来 珍惜,节俭地用,这样地球的清新空气就会保持很久,资源永远都很充足。但是,我 们都不懂得珍惜,把自己的潜能慢慢地废弃掉,平常只晓得不断地消费。

看现在的人,吃得过胖了再来抽脂减肥。有的人在室内用一台跑步机,就像白老鼠一 直原地跑步。有的人不肯骑脚踏车上班,却每天去骑那固定的不进步的健身脚踏 车。你看,永远不进步的车,永远不进步地跑,这真的是原地踏步。我们人应该有进 化,什么叫做进化?就是要精进,真的把我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平时多走走路,就不 用在那个地方原地踏步,借用外在的健身仪器,都不用了。

在法国,他们有一种公用的脚踏车,民众可以凭卡来使用它。若是上班要搭地下铁,比较远途的人就先骑这种脚踏车到地铁站。像这样的政策多么便民,而且节省能源、净化空气。

不要以为空气已经污染了,多我一个、少我一个又如何?就是因为有你一个。每一个人就是不珍惜,也不觉得自己是污染源之一,才会酿成了这么多的污染,让地球不断不断受伤。

要知道,我们都是地球上的一分子,挽救环境危机人人有责任。我们自己真的要多反省一下,在生活上节俭,人人的心守住清贫,过得简单一点。清贫不是贫穷,只是生活不要那样浪费奢侈,我们宁可这样干净生活,就不需要浪费那么多的资源。

2010年1月6日星期三

胶袋

雪州政府在刚启动了一星期一天无塑胶袋日,而槟州政府更进一步,把原本每个星期一的无塑胶袋日延伸到每星期一、二、三。据说,槟州这四个月来的每星期一的无塑胶袋日,共减少了大约一百万个塑胶袋。

对我而言,不管每星期一天,三天还是七天,我和家人都不会感到有影响。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出门自带环保袋,减少塑胶袋的生活有两年了。就算是去菜市场,我娘买菜都是一个菜篮,不管是番茄、黄瓜、蒜头、洋葱、青菜、干粮,直接就是进入菜篮,没有用到塑胶袋。除了少数的鱼虾和肉类,还是腌制品需要到塑胶袋之 外,其他的都尽量减少或没有使用塑胶袋。



对于这个政策,我真的非常的赞同。但是一些负面与反对的声音当然也涌现出来。

比如来自塑胶商厂的谬论:减少使用塑胶袋会导致塑胶袋的使用量增加。(??)
比如我家邻居的天真言论:什么鬼商场不给塑胶袋,我以后去别间买。 (其他的也不给啦)
比如某政党党员的歪曲思想:政府是要出风头,大事不做,小事就争上报。(为反对而反对)
比如某某的无知看法:于事无补,没有塑胶袋垃圾要装哪里?(装进肚子里!)
等等。。。等等。。。好多。。。好多。。。

如果了解,如果明白,这政策我们已经慢了外国许多步,更落实得不够彻底。比如在澳洲某城市,竟然连宝特瓶(PET)饮料也禁止了,更甭说许多大小城市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不分发塑胶袋了。

新政府上台,短短时间就落实这政策,真的要给与大大的掌声。就如大首长说的:就算是少了选票,也不能典当子孙的未来。多么大的魄力与勇气啊。


其实刚过去的环保日,我察觉到几个现象了,环保量减少了。以往要新年的时候,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四个小时的环保,我们竟然回收了十三大桶的资源。现在,那天也只是八九桶而已。而来帮忙的人手也多了,很多都是自主来帮忙,也看到了友族同胞到来。还有,当天许多人也来收购二手货,许多的抛弃回收物其实还很新,可以用的。

因为是常呼吁,所以垃圾减量,也是因为许多团体都有回收了,大家把资源分散出去了。这是良性竞争,好事来的。只是不晓得其他的团体把资源回收来做什么而已。另外,也是因为现在纸类的价格回升,很多人不舍得把小小资源给我们做慈善,而选择自己卖给回收商。

讲了这么多,还是要呼吁一下,塑胶袋与宝丽隆,尤其是后者,一定要杜绝使用,因为对环境的破坏是很大的。不要因为这微小的事情而不屑为之,我、你、他加起来,就是一股大力量了。一个小小的槟州假设有五百万人口,一人一天平均减少使用一个塑胶袋,一天就减少了五百万个,一年就减少了十八亿两千五百万个塑胶袋了!

与其指责,与其质疑,与其旁观,倒不如一起来做吧,知道的人告诉不知道的人,了解的讲给不了解的人听。真的,这个地球已经百孔千疮,乌烟瘴气了,再不做,就来不及了。其实,环保不是那种去到很激烈的程度,5R的原则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些。

当无可避免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想想,那种比较节省资源,我们选用比较少的那个;
当两种消耗的资源都大同小异的时候,想想那种对环境的破坏是最小的;
当全部都可以避免的时候,我们就选择不要用。

不是说环保,就是要穿树叶、住森林那种,而是从基本、根本做起,运用智慧与科技,把资源更完整的运用,以期达到永续经营的情况。

地球万物,生生灭灭,互补互利,原本是足够大家长久的使用,只是现在的情况是用多过回馈,而且浪费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才会有这些危机。

一人一点一滴从自身做起,从减少使用纸巾、一次性竹筷、宝丽隆、塑胶袋、水、电、食物等等,说一丈不如做一寸,一滴水点激起的涟漪,是会无限量扩展的。

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祈福

2009年北马慈济最瞩目的大型活动,要算这个筹备了半年之久的“清净大爱无量义,万人岁末祈福晚会”。原本我也得参与演出,但由于课业、工作繁忙,不得已下,也只有承担车长一职。这演出,可说北马慈济倾巢而出,就为了成就这场盛大的法会。

这个演出共有两场,威省区25/12/2009 与槟岛区26/12/2009。第一场我得带队出席,第二场则带了博友阿lock夫妇参与。

25/12/2009下午四时,下了场雨,集合变得有点困难。但受邀并答应出席的民众并没有爽约,四点半巴士启程。一路上,遇见了许多朝着同一方向前进的其他巴士。对,这个威省区的,共出动了大约三百辆巴士。

会场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到了会场门一打开,民众鱼贯入场,把全场的座位都占满了,可谓座无虚设。


等候开场的时候,有播放一些影片。观众没有鼓噪,静心观赏等待开场。要安排这超过一万人入场,可真不简单。


我负责的巴士,还有肾友及中风的出席。这位大德,虽然半身瘫痪,视觉不佳,但还坚持出席。他想感受现场的气氛,并参与万人祈福,祝愿平安。他说,如果不把握机会出席,下次都不知道还在不在。。。


渐渐的 ,座位爆满了,外头的人群依然汹涌。结果第一场连许多走道、通道也坐满了人。原本预留给海内外慈济各个分会据点的观摩团的座位,也开放给民众了。


各宗教,包括南传佛教法师、北传师父、基督教长老、天主教修女、回教长老、各宗祠族长也受邀出席。他们入场后,演出正式开始。


舞台两侧为各两百五十位唱经菩萨,共五百位,以声说法,以声布施。


舞台上,有五百位手语演出,和108位默剧演出无量义经这部经典。深入浅出,精彩绝伦,震撼无比。


斯经譬如一种子,百千万亿从它生,千亿种子复又生,辗转乃至无尽量。
一法能生无量义,无量义者一法生,一句一偈能得闻,百千万亿能通达。


演出者,有十七八岁的慈青,到七八十岁的老菩萨;有各阶层专业人士,市井小民,家庭主妇,还有包括八十多位从缅甸远道而来的志工,亲自前来答谢缅甸风灾时由新马主导的援助,施医、施药并施钱粮,盖屋、建校,一年多来陪伴至今。


整齐划一,集体谢幕。无限感恩,参与盛典,但愿人人心中善念得以启发,为社会祥和贡献一份力量。


然后也开始了万人祈福的环节,大家把心灯点燃,手心一致,虔诚祈祷。


我们声声祈愿为众生 一愿远离兵厄去瞋恨 天下无灾无难无嚎声;

我们声声祈愿为苍生 二愿社会祥和息纷争 喜乐携手迈向福慧路;

我们声声祈愿为苍生 三愿人心净化似清晨 恰似黑暗路上点明灯。


万众一心,上达诸佛听。佛在哪里?佛在心中。


烛灯有形,心灯无形;点燃心灯,照亮心田;启发良知,发挥良能。。。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彳亍静思反省过去,虔诚忏悔
踏实筑梦达致理想,事事如意

2010年1月2日星期六

环保

趁着长假最后几天粉刷围墙,日晒雨淋,有些都有点脱色了,虽然才一年多而已。

剩下的漆料还有一些,就粉刷了,重新涂上颜色,呵呵,看起来焕然一新,不错。

所以,现在右手有点酸痛,身体生病又还没有康复,哎呀呀,明天的环保要糟糕了。

明天的环保,没有什么人来帮忙啊,那些原本就已经在帮忙的又给上头调去上课。真是的,知道长假后新年前的环保回收量很高,却偏偏要选择这样的日子做培训。


哎呀,都不知道他们在培训什么,来来去去还不是那几个主题,根本就是原地踏步,我也懒得去了。

新年发几句牢骚,明天的环保要好好的拼了!如你身在大山脚,要来帮忙啊。。。只是早上九点到中午十二点而已。。。奇怪,每次都要去找人来帮忙的,是我太不够魅力么?

开年报纸副刊大事报导并呼吁环保,如何落实在衣、食、住、行里。希望大家看了,真的会有那份醒觉啦。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缅怀(二之二)

亲朋好友都说,这是一个可以避免的意外。元旦那天原本不必开工,可是父亲说为了孩子的将来,现在辛苦一些没关系。所以天未亮就出门工作了。

才出门没多久,就发生了意外。在一处斜坡被一辆长巴超越,不小心扫到正在缓慢前进的梨泥机,结果父亲连人带车滚下山坡去。如果那时候父亲跳车,或许就不会发生意外;如果那时候长巴司机没有扬尘而去,事情就会改写了;如果。。。;如果。。。;。。。如果。。。


意外发生没多久,家里就接到噩耗,爷爷及叔叔们赶去现场。但为时已晚,父亲因为伤及颈椎,淤血堵住喉咙而窒息身亡。那时候的爷爷,悲痛欲绝,还得亲自把挂在梨泥机的爱儿抱下来,这种的悲痛,是难以形容的。

爷爷也因此伤心过度,白头人送黑头人,从此一病不起,年底也跟着走了。我们家在同一年里,办了两场丧事。生者悸动,死者已矣,最伤心的还是在世人。


叔叔们当时也很激动,直接就去找了那家长巴公司,还找到了那位司机,发现那司机竟然悠闲的在抽烟喝咖啡,仿佛没事发生一样,气得狠狠的揍了他一顿。但也于事无补了,人死不能复生。


由于那时候我还小,才三岁半,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这张照片是由叔叔姑姑阿姨们戴孝。当时大家的心情是沉重的,大好青年啊,天妒英才啊。由于当时两老健在,根据习俗棺木遗体不得进门举丧。


出殡当天许多社会人士很多人都来送殡,大家都为失去了一名好友、同学、伙伴而心疼不已。有听到说当时很多父亲的结义兄弟从报纸看到了这讯息流泪痛哭,连夜赶车,无论如何都要回来送父亲一程。。。

记得小时候我回去乡下走在街头,我不必解说我是谁的儿子,大家都会来和我打招呼,说是我父亲的结拜兄弟还是好朋友。然后摸摸我的头说,你父亲是个好人,真的很可惜啊。然后不忘留下一句话:长得越大越像你父亲,简直就是饼印那样!


这是父亲当时年轻时拍的照片,我左瞧右看,真的很相似。


这是我中五拍的照片,是不是有父亲的影子啊?

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也已经是廿六年前的事了。现在想来,我至少都没有辜负父亲对我的一番期许。我是我家第一位大学毕业的子孙,也是在各个政府考试中金榜题名的学子。虽然生活没有大富大贵,但我至少都没有堕父亲的英名。

当然我也自许可以发挥所长、好好照顾我娘、更不忘为社会贡献绵力,让泉下有知的父亲感到安慰。我想我除了遗传了父亲的样子与个性,我应该也要把这身父亲赐予的身体,好好的为社会、为人类付出才是。

谨以此文,献给父亲,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