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故宫(一)

2004年11月7日,终于来到要参观故宫了。适逢2004年的国庆节刚过,那里还是花团锦簇,热闹非凡。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计8704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现称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


看到竖立不动的公安,如如不动,气宇非凡。这是中国的明珠,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得多加保护才行。

故宫又名紫禁城,这是有来由的。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坛而来。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中国古代天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

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子;而他们所居住的皇宫,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他们更希望自己身居紫宫,可以施政以德,四方归化,八面来朝,达到江山永固,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

明两代的皇帝,出于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威和尊严以及考虑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宫,既富丽堂皇,又森严壁垒。这座城池,不仅宫殿重重,楼阁栉比,并围以10米多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而且哨岗林立,戒备森严。平民百姓不用说观赏一下楼台殿阁,就是靠近一些,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此,明代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


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04年~公元1424年)五年,兴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整个营造工程由侯爵陈圭督造,具体负责是规划师吴中。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清朝沿用以后,只是部分经过重建和改建,总体布局基本上没有变动。
  
紫禁城位于北京都城正中,中轴线穿过皇城正中,也就是穿过紫禁城中三大殿、后三宫。紫禁城正门为正南面的午门,也被称为“五凤楼”。午门是宫城中最高的一座门,朝中大赦、献俘等重大仪式都在午门举行。其北门为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从建筑的功能来看,外朝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举凡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各种礼仪,都在外朝举行。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宫城内最高大的建筑,包括三层须弥座高35.05米,加上正吻总高37.44米,每层都是须弥座形式,四周围以白玉石栏杆,栏杆上有望柱头,下有吐水的螭首,每根望柱头上都有装饰。

其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木结构殿宇。大殿的屋顶重檐庑殿式,即殷商时的"四阿重屋",为" 至尊"形制。


屋顶的角兽和斗栱出跳数目也最多,有十一只呢。以前是用来当固定衔接的屋瓦,最后变成等级格调的象征。



月台上的日规、嘉量、铜龟、铜鹤等只有在这里才能 陈设。



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殿内彩画及藻井图案均使用代表皇权的龙、凤题材。


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更是专制皇权的象征。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庆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如遇有将帅受命出征,也要在太和殿受印。 在明代,殿试及元旦赐宴亦在太殿进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4 条评论:

Kai and Baobei 说...

这故宫的风水格局超强!当时他们征用了一群全国顶级的风水师来策划,非常完整的规划!佩服!

tamiya 说...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不懂要如何分享,就参考了许多现有的资料咯。

如果只是走马看花,会觉得不过如此。但若深入去研究,博大精深啊。。。

开场吓吓你而已,过后就介绍些奇特的。自己去参观啦,超值。

lock 说...

上次我去中國河南公幹, 在北京轉機, 只去了市區一下子, 沒機會去故宮呢!

這個地方令我想起金枝欲孽!

tamiya 说...

lock大:我去的时候刚好这套戏大热中,虽然我没看,但去到某地方,就会听到人家在那里讨论和指指点点。
我记得,有人说这个是珍妃荡秋千的地方,珍妃投井的地方。。。